北方物流公司官網歡迎您!

北方物流在進口藥品倉儲過程中,建議進口藥品倉儲要注意6 大關鍵注意事項:嚴守合規與安全雙底線
進口藥品因涉及通關檢疫、效期敏感、存儲條件嚴苛(如冷鏈、避光)等特性,倉儲環節一旦出現疏漏,不僅可能導致藥品變質失效(如生物制劑失活),還可能因違規面臨監管處罰。結合《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》(GSP)及進口藥品監管要求,需重點把控以下 6 個核心環節。
一、合規前置:文件核驗與資質匹配
進口藥品入庫前需完成 “雙重合規核驗”,杜絕 “證件不全、資質不符” 藥品流入倉儲環節:
文件完整性核查:逐一核對《進口藥品通關單》《進口藥品注冊證》(或《醫藥產品注冊證》)、出廠檢驗報告書,確保藥品名稱、規格、生產廠家、批號與文件完全一致,尤其注意生物制劑、特殊藥品(如精神藥品)需額外提供 “進口準許證”;
倉儲資質匹配:確認倉儲場地是否具備對應資質 —— 冷鏈藥品需存儲在 GSP 認證的陰涼庫(2-10℃)或冷庫(2-8℃),特殊管理藥品需在 “雙人雙鎖” 的專用庫區存儲,避免將普通藥品倉庫用于高要求品類存儲;
通關檢疫銜接:若藥品經港口入境,需確認是否完成海關檢疫消毒(尤其是涉及動物源成分的藥品),留存檢疫消毒證明,避免因檢疫遺漏導致藥品污染。
二、環境管控:精準匹配藥品存儲需求
不同劑型的進口藥品對溫濕度、光照、密封性要求差異極大,需實現 “一藥一策” 的環境管理:
溫濕度精準控制:常溫藥品庫保持 10-30℃,陰涼庫 2-20℃,冷庫 2-8℃,濕度均控制在 35%-75%;安裝溫濕度自動監測系統(每 30 分鐘記錄一次數據),冷鏈庫額外配備備用制冷機組與發電機,避免停電導致溫度超標(如某批進口胰島素因冷庫斷電 1 小時,全部失效報廢,損失超 50 萬元);
避光與防污染:注射劑、酊劑等光敏藥品需存儲在避光貨架(貼遮光膜或用不透光容器),避免陽光直射;易吸潮藥品(如泡騰片)需密封存放,庫區放置除濕機,防止藥品吸潮變質;
防交叉污染:將口服藥品與外用藥品、化學藥品與中成藥分區存放,間隔距離不小于 1 米;有特殊氣味的藥品(如含揮發性成分的酊劑)單獨密封存儲,避免氣味滲透影響其他藥品。
三、分區存儲:科學劃分杜絕混放風險
進口藥品需按 “品類、效期、狀態” 三維度分區,避免錯拿、錯發或效期過期:
品類分區:按劑型劃分(片劑區、注射劑區、生物制劑區),特殊藥品(如麻醉藥品、放射性藥品)設獨立庫區,且庫區需安裝紅外監控與門禁系統,僅限授權人員進入;
效期管理:采用 “先進先出、近效期先出” 原則,將效期不足 6 個月的藥品單獨存放并貼 “近效期警示標”,每周核查近效期藥品清單,及時通知采購部門處理;
狀態分區:明確劃分 “待驗區”(剛入庫未核驗)、“合格區”(已核驗可出庫)、“不合格區”(變質或證件不全),各區用不同顏色標識(如待驗區黃色、合格區綠色),避免不同狀態藥品混放。
四、追溯管理:全鏈路數據可查可溯
根據國家藥品追溯要求,進口藥品需實現 “從入境到出庫” 的全鏈路追溯,避免出現問題無法溯源:
追溯碼關聯:入庫時逐一掃描藥品最小包裝上的 “國家藥品追溯碼”,將追溯碼與倉儲管理系統(WMS)綁定,記錄入庫時間、批次、存儲位置;
出入庫記錄:每筆出庫需記錄領用單位、數量、批號、追溯碼,系統自動同步至國家藥品追溯平臺,確保下游企業可查詢藥品來源;
臺賬留存:紙質臺賬與電子臺賬需保存至藥品效期后 5 年,包含入庫驗收記錄、溫濕度記錄、出庫復核記錄,便于監管部門核查。
五、人員操作:專業資質與規范流程
進口藥品倉儲操作需 “持證上崗、流程合規”,避免因人員失誤導致藥品損耗:
人員資質要求:倉儲管理員需通過 GSP 培訓并考核合格,冷鏈藥品操作人員需額外具備 “冷鏈物流操作資質”,特殊藥品管理人員需經藥監部門備案;
規范操作流程:冷鏈藥品搬運時需使用保溫箱(預冷至 2-8℃),搬運時間不超過 30 分鐘,避免 “斷鏈”;注射劑等易碎藥品需輕拿輕放,入庫時逐盒檢查包裝是否破損(如安瓿瓶裂痕);
定期培訓與考核:每月組織一次操作培訓(如溫濕度異常處理、藥品召回流程),每季度進行實操考核,確保人員熟練掌握應急處理技能。
六、應急處理:快速響應降低損失
針對倉儲中可能出現的 “溫濕度超標、藥品變質、設備故障” 等問題,需提前制定應急方案:
溫濕度異常處理:若溫濕度超標,立即啟動備用設備(如備用空調、除濕機),同時轉移受影響藥品至備用庫區,記錄超標時間與藥品狀態,聯系廠家評估是否仍可使用;
藥品變質處理:發現藥品變質(如變色、結塊),立即移至不合格區隔離,拍照留存證據,同步上報藥監部門,按規定進行銷毀(不可隨意丟棄);
設備故障應急:冷鏈庫制冷機組故障時,啟動備用發電機與移動冷庫,確保溫度在 1 小時內恢復正常,同時聯系維修人員搶修,避免長時間故障導致藥品失效。
進口藥品倉儲的核心是 “合規為綱、安全為本”—— 從文件核驗到環境管控,從人員操作到追溯管理,每個環節的細致把控,既是對藥品質量的保障,也是對患者用藥安全的負責。尤其對進口冷鏈藥品、特殊藥品,需建立 “日巡查、周復盤、月考核” 機制,將風險控制在萌芽階段,避免因倉儲失誤造成經濟損失與監管風險。